由於全球疫情與戰爭等情勢變化,進而影響農業與運輸業,國內畜產業的飼料原料價格也受到波及而高漲,行政院農委會畜試所,於今(9)日舉辦記者會,發布替代方案的研發成果,民間代表酪農協會也受邀出席。
所長黃振芳表示,畜試所對於飼料原料的替代研發,在十年前就超前部屬,至今也有豐碩成果。例如:國內生產過剩的米、格外品甘藷,或是大豆殼粒、酒粕、麩皮等,都是應用作為替代飼料原料的項目,也恰好可以在今(2022)年全球原料動盪的時期,提供各級畜牧業者做其它考量。
將舊米、糙米、甘藷簽、地瓜青貯料等,農作副產物納入飼料原料的作法,目前已可在國內畜牧市場上見到,且不會影響畜禽的生產表現。
另外,近來還開發出鳳梨皮渣、番茄皮渣、檸檬皮渣等,作為青貯料的其它來源,而這些方案不但可以減少棘手的農業廢棄物,也減少進口飼料原料造成的碳足跡環保問題,更可謂是「循環經濟的應用」。
而根據畜試所十年來的研究,以糙米取代飼料中50%至100%的玉米,對家禽、家畜的生長性能,皆不會造成負面影響;甘藷則是高纖維、低蛋白、中熱能作物,若作為飼料中的能量來源,可取代家禽、家畜飼料中15%至30%的玉米!
若為乳牛使用,則可調配精料、牧草、農作副產物各三分之一(333飼糧)的比例,亦能維持牛隻的泌乳能力。
酒粕、大豆殼粒、麩皮等農作副產物,兼具芻料與精料特質,作為牛隻的纖維與能量來源,瘤胃中的甲烷還可減少12%。
畜試所營養組組長許晉賓,進一步呈現研究,推薦以臺中秈17號糙米搗碎來取代蛋雞、白肉雞、白肉豬飼料中50%玉米,其它鴨、鵝、黑豬飼料中,則可取代100%玉米。
由於研究顯示,前者若以100%取代,會影響肉質風味與屠體色澤、蛋黃成色,故可能需額外添加胡蘿蔔素,改善蛋黃顏色。但事實上,畜試所飼料廠使用搗碎糙米取代50%玉米的效益,依然是卓越的。
至於臺農66/57號日曬甘藷簽的取代研究中,雖取代15%至30%玉米的表現性能,無顯著差異,但許組長所建議,安全取代量還是20%為佳,因甘藷簽仍含有較高的抗營養因子。
以乳業而言,畜試所近十年來的推廣工作中,還包括鼓勵國內農民種植牧草,包括墾丁一號青割玉米、狼尾草臺畜草2號、盤固草A254等,預計從當前的46%自給率,增加種植18,000公頃面積來提升自給率至86%。
若考量到成本,國產青貯玉米加上農作副產物的配方,能降低12%的飼糧成本;並且若施行333飼糧計畫,不但可降低12%甲烷排放,在夏季還有增加3公斤日乳產量的試驗成果,可增加不少收益。
除了過去十年來在家禽、家畜的研究結果,確立了替代方案的效益之外,畜試所也針對此技術,簽約授權至民間,並由酪農協會林憲明先生代表簽字,相信很快將會在國內更多田間畜牧場中展開應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