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

臺灣最新禽流感疫情簡報

國內禽流感現況

依據多年來的印象而言,入冬之際一直是家禽流感的好發季節,不過若以十二月來看,雲林地區的通報紀錄是大幅增加。而根據今(2021)年行政院農委會防檢局的統計資料,國內陸禽、水禽(鴨、鵝)場的高病原性禽流感之通報紀錄,是全年度無歇,禽類的撲殺隻數累積將近17萬羽。

資料來源:防檢局
進階數據來看,屏東、高雄的高病原性禽流感(以下稱HPAI)案例是零星發生,大部分是發生在彰化與雲林,後者境內的通報場數尤甚。而低病原性禽流感的通報場數,與屠宰廠發現之案例,也各有五例。

資料來源:防檢局


消毒劑之應用

根據防檢局網站建議,蛋雞場可以使用生石灰(CaO,氧化鈣)消毒。該成分遇水可產生強鹼與高熱,藉以殺滅細菌與病毒。但人員操作時,須小心謹慎,以免灼傷。

防檢局也有與廠商簽訂共同供應契約,其中包含許多消毒劑成分的選擇,例如銨鹽類、碘類、硫酸鹽類、硫酸氫鹽類、...等。

除此之外,仍需與畜牧場的特約獸醫師們討論、問診,以互信的前題來共度難關,並且對症下藥,而不應相信各種管理、飲食偏方,以免未有改善還更促進疫情之擴散。


重建補助

國內有產物保險公司推出禽流感保險,若發生被撲殺和產蛋下降,都有給予農民補助。雖不是百分之百的補貼,但對於損失而言,仍是一筆可觀的補貼。

而隸屬於行政院農委會的農業金融局,也是一個照顧農、漁民權益的政府機關,以提供金融資訊、低利放貸之工作項目,協助農民度過難關。

而且,2017年國內禽流感肆虐時,該機關就幫助了許多受到禽流感波及而損失的農民。



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

比爾蓋茲呼籲富裕國家食用人造肉 實驗室蛋白質、3D列印肉,可能影響畜牧業農民生計?

  

(圖/unsplash)

 

根據聯合國2019年發布的《世界人口展望》,顯示出2050年全球預計將達到97億人口,未來30年人口快速增長,也間接帶動肉類消耗量,近年植物肉、人造肉掀起風潮,人造蛋白將舒緩飼養經濟動物溫室氣體排放、土地的負擔,不過這也不免讓人擔心,人造蛋白質是否會影響到畜牧業農民的生計?



無肉食物科技興起

因為世界人口快速增長肉類需求提高,未來可能再也沒有土地可以牧養經濟動物,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所以有許多新創公司投入人造蛋白質研發,例如:主要從事食品加工的美國泰森食品公司 Tyson),和世界最大的動物營養品、農產品製造商美國嘉吉公司(Cargill)。


新加坡創投公司Good Startup便減少投資畜牧動物養殖,  轉投資6家,來自美國、香港、新加坡,在實驗室培育蛋白質的公司,獲《Fast Company》評為「年度改變世界的公司」Eat Just、研發人造「牛奶」的TurtleTree Labs、開發人造魚肉和花膠的Avant Meats、研發人造魚肉的Cultured Decadence、製作人造雞塊和植物肉的Rebellyous Foods,以及生產植物肉的Novel Farms


就連前世界首富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也公開支持、投資人造蛋白質新創公司,如:不可能食品公司(Impossible Foods)、超越肉類公司(Beyond meat)、Memphis Meats


今(2021)年他在其新書《如何避免氣候災難》(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)中的最後幾章,表達了自己對減少溫室氣體的意見,並列出一些政策提供世界各國政府參考,例如:提高碳排放税、更新燃料、電力收費標準,提高研發新能源技術的資金預算。


並且他認為,未來世界上最貧窮的80個國家沒機會食用人造肉類,並呼籲所有富裕國家應食用100%人造牛肉。當大眾習慣這種口味差異,大量食用、購買,有助使植物性、實驗室培育的肉類味道變得更好,讓成本和售價達到平衡


比爾.蓋茲自稱自己是樂觀主義者,雖書中一直說我們可以開發一些技術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但現階段其提出的方式,還沒有政府完全採納,亦無顯著成效,不過其提出的想法值得參考;也有人覺得比爾.蓋茲是藉機透過人造肉炒作利益。


在美國,因為疫情使肉品加工廠員工染疫停工,牛肉、豬肉供應短缺,所以疫情反而使人造肉需求量提升。


(圖/unsplash)


底下介紹4種人造肉類品牌特色:


  1. Impossible Foods

Impossible Foods製造出植物「牛奶」、植物肉,2020年推出無肉香腸。


 2016年推出的素漢堡(Impossible Burger)已可以在漢堡王、美國星巴克門市吃到,主要由水、植物蛋白、葵花籽油、椰子油、血紅素製成,含有跟同等份量牛絞肉差不多的鐵質、蛋白質,不含動物賀爾蒙或抗生素。


  1. Beyond meat

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肉類公司,其產品主要由豌豆、綠豆等成分製作成,從蘋果、甜菜根中提取天然色素著色,並經過加熱、冷凍、加壓重新組合,仿造肌肉、脂肪、結締組織,使味道、口感跟肉品差不多,同樣跟同等份量肉類有差不多的蛋白質,不含動物賀爾蒙或抗生素。


目前台灣若要購買,可以透過momo購物品台,只是雖momo談了代理價格,使價錢低了很多,但還是比真肉還貴。


  1. Aleph Farm

除植物肉外,還有實驗室細胞培養肉,以目前技術而言,可能是最能製作出最像真肉口感的肉品。


來自以色列的Aleph Farm和以色列理工學院合作,先從動物肌肉提取出一些細胞,並培養在有營養因子、成長因子的培養皿中,使其如在動物體內一樣增殖,接著再使用活體組織培育出的「生物墨水」,3D列出肋眼牛排。


也有些3D列印肉品是使用「植物基墨水」,主要原料有豌豆、馬鈴薯、小麥等,NovameatRedefine Meat 就是以植物基墨水生產植物肉。


但是Redefine Meat的最終目的不是直接販賣人造肉品,而是販賣製造3D列印機器跟「墨水」。


  1. Avant Meats

香港Avant Meats團隊由陳解頤、錢寶生帶領,專門研發以動物細胞培育魚肉、花膠,公司第一個產品是花膠,他們曾受訪表示,會以花膠為第一個產品是因為目前的生產技術成本仍很高昂,而花膠單價高,顧客較願意買單。


  1. Nature’s Fynd

Nature’s Fynd在美國黃石公園的火山溫泉裡發現一種真菌微生物,命名為Fy,開發出人造漢堡肉、無奶奶酪、人造雞塊,公司獲得許多投資人關注,世界首富傑夫·貝佐斯、比爾.蓋茲都是投資人之一。


團隊使用「發酵」技術,培養原本就富含蛋白質的微生物製造酪蛋白、乳清蛋白等。


未來或許乳糖不耐症的民眾,又會多一個補充蛋白質的選擇無奶牛奶。


  1. Eat Just

是無蛋雞蛋、無蛋蛋黃醬的供應商,前身是Hampton Creek替代蛋白公司,無蛋雞蛋主要是一種由綠豆製成的液體混和物製成,其團隊將成分簡稱為「傑克」。



人造肉成飲食潮流,可能還要等等


目前全球有許多新創公司投入人造肉品產業,也有許多人投資這類的新創公司,儘管人造蛋白質的價格一直在降低,仍然比真肉價格高。


Beyond Meat的執行長伊森.布朗(Ethan Brown)表示,成本、味道和口感是其公司須做好的三個要素,因為以現階段來說,植物肉比動物肉貴,但他認為,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會下降。


現今人造肉還在發展階段,尚未非常普及,或許有天當植物肉價格跟真肉差不多,甚至更便宜的時候,會有更多人願意食用人造蛋白質,在那時來到前,我們不知道人造肉還是真肉是大贏家,但畜牧場或許要思考未來方向、特色。



(圖/unsplash)



(參考資料/MIT Technology ReviewKrAsiaBBCINSIDERRobb Report




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

蕈菇類多醣體之免疫提升機制

多醣體的來源

多醣體是目前人類醫學上的常見保健食品之外,在減少抗生素使用的畜牧產業,也逐漸獲得重視並作為協助動物體抵抗病原、調節免疫機制的動物飲食添加物。

多醣體的來源,包括酵母菌、燕麥麥麩、褐藻、蕈菇類等,其中已被證實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結構,是β-1,3/1,6葡聚醣;而燕麥麥麩來源的β-1,4葡聚醣,其免疫調節功能尚待辯證。



蕈菇來源的多醣體

蕈菇類來源的β-1,3/1,6葡聚醣(以下稱β葡聚醣),是蕈菇細胞壁組成份來源的碳水化合物聚合。許多研究已經顯現,這個特殊的聚合結構,能有效地活化第一線免疫細胞,來提升身體自然免疫機制,並能加強免疫反應而不會過度刺激。

β葡聚醣被認為是生化反應的調節者(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, BRM),因為它能調節體內生化作用。臨床研究指出,β葡聚醣存在時,與身體自然的免疫細胞之產生與活性有關,包括巨噬細胞、自然殺手細胞、T細胞、B細胞。這些都是因為β葡聚醣分子,結合到上述免疫細胞的Dectin-1/CR3受體,進而產生體內一連串的生化反應。

圖片來源:Super Beta Glucan




維持動物體健康的天然解決方案

如上所述,免疫細胞表面存在著許多特殊受體,而可以被β葡聚醣刺激活性。如同結合到病原一樣地,β葡聚醣也能驅動免疫細胞來進行一連串的免疫作用,像兵工廠那般地生產防禦工事。活化的免疫細胞能夠非特異性地找出病原,亦能誘發生成許多必要的細胞激素(介白素-1、介白素-6、腫瘤壞死因子等)。在許多研究中,蕈菇來源的β葡聚醣可增加食用者的非特異性抵抗力,對抗各種不同的疾病因子。

口服的效益也已被證實,因為蕈菇來源的多醣能抗酸,故可通過胃而不被酸破壞基礎結構。而且,動物的腸道也沒有酵素能夠把該葡聚醣分解成葡萄糖。因此,β葡聚醣可以順利到達腸道而廣泛分布在此,特別是在小腸的培氏斑(Peyer's patch),藉由擴散進這個免疫系統,以接觸到免疫細胞。

圖片來源:Super Beta Glucan


高劑量蕈菇來源之β-1,3/1,6葡聚醣對動物體的影響

根據2011年陳等人刊登在ELSEVIER的研究,在實驗組小鼠身上進行一般劑量、高劑量與超高劑量的β葡聚醣給予,再和控制組的小鼠相比,前者的最高劑量下,最終都並未產生毒性,並且臨床上也無觀察到對身體的負面影響。

慢性研究下,也沒有對遺傳物質造成影響,並未有基因毒性,也無產生基因突變,該文章也就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蕈菇來源多醣體在動物體之安全性。

但若以保守的角度來看,目前研究與時間等數據累積有限,故若要大量使用,仍需要考量其副作用的可能性。例如其降血糖、降血壓作用;或是有減緩身體免疫之需求,而無法確定β葡聚醣的作用是否會產生效應衝突之情形,都必需在與專業獸醫師、技術人員、營養師、學者等專家的審慎討論與評估後使用。


延伸閱讀: β葡聚醣減少過敏症狀的研究

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「無抗飼養」全球趨勢夯! 「保健飼料添加物」預計至2027年,市場規模上看五百億美元

 

(圖/截自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)


健康保健食品之於人類,相當「保健飼料添加物」之於畜禽動物,保健飼料添加物大部分是為了替代抗生素,並減少人類抗藥性風險,添加在動物飼料中。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指出,因全球不斷增長的肉類需求,及降低染上疾病的可能性,所以間接帶動保健飼料添加物需求,預估至2027年,全球動物飼料添加劑市場規模,上看5百多億美元!

 

飼料添加抗生素, 提高抗藥性菌株比例

抗生素生長促進劑(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),是1940年代開始應用在動物飼養,畜牧業發現預防性地投藥,可以改善密集飼養造成的免疫力下降,並促進動物對飼料養份的吸收,造成畜牧業抗生素使用量大增,但也因此衍生抗藥性問題,造成環境中具抗藥性的菌株比例提升,在人類、動物間相互影響。

 

歐盟於2006年、韓國於2011年、越南及印尼於2018年全面禁止飼料中添加抗生素,許多國家也有提出規範性的限制使用,而台灣為漸進式的禁止使用。

 

農委會自2000年來,逐步禁用36AGP,現階段還有9項可以合法使用,包括安痢黴素、阿美拉黴素、培可黴素、思黴素、富樂黴素、六肽黴素、磺胺二甲嘧啶、泰妙素、泰黴素。農委會防檢局計畫未來4年,要再刪除其中3項,鼓勵用益生菌、酵素、酸化劑等代替。

 


(圖/ILSI Taiwan


相關文章》

萊克多巴胺,最廣為人知的飼料添加劑-上

萊克多巴胺,最廣為人知的飼料添加劑-下


減抗、無抗飼養為全球趨勢

近年因為消費者健康、食安意識抬頭,所以對肉品、乳品的品質要求同步上升,加上如前文所述,長期使用抗生素衍生出的抗藥性問題,世界許多國家開始漸進式或全面禁止飼料中添加抗生素,減抗、無抗飼養成為全球畜牧業的趨勢。

 

因應這股潮流,許多藥廠轉而研發其他非抗生素的成分,希望也能達到抗菌、提升動物免疫力的添加劑,替代抗生素的各樣添加物產品如雨後春筍出現,其市場規模精彩可期。

 

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 2020年報告指出,2019年全球動物飼料添加劑市場規模為378.3億美元(約15千萬元台幣),其中包含抗生素、維生素、抗氧化劑、胺基酸、酵素、酸化劑,以及其他產品,預計 2020 年到 2027 年將以3.8%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,2027年預估達到約510-562億美元。

 

此為酵母菌粉照片。

政府推「保健飼料添加物標章驗證」

國內有許多生產業者都想投入保健飼料添加物的市場,因此畜試所和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,合作推出符合國際標準的「保健飼料添加物標章驗證制度」,盼建構保健飼料添加物的品質、安全性驗證、功效試驗,也促進研發成果商品化,有助內銷或外銷市場,進一步與世界潮流接軌。

 

這些保健飼料添加物的預期功效,主要是提升飼料轉換率、降低環境污染或臭味、提升免疫力,目前有超過70℅的研發廠商,使用超過一種的飼料添加物,複方型飼料添加物可能是未來的傾向。

 

特別的是,也有廠商將中藥材、蕈菇類當作保健飼料添加物,例如,葉用枸杞、杏鮑菇,筆者曾接觸過一戶雞農,將靈芝當作飼料添加物,產出的靈芝蛋頗受消費者喜愛。

 

各種保健飼料添加物的出發點都是好的,但也要視畜牧動物的身體狀況、種類、飼料配方投食,才能使添加物的效能最大化,比如說:為了確保單胃動物,如豬、雞、鴨能攝取足夠的磷,可以在飼料中加入無機磷酸鹽,除了提升飼料的磷使用率,也避免環境汙染。

 

為了這方面的專業需求,畜試所在2018年建立「動物保健飼料添加物先導型量產平臺」,輔導產品研發技術、製程開發。

 

若民眾要查詢飼料業者的資訊,可以上農委會網站,請點此,可以查詢飼料、飼料添加劑、飼料油品、水產配合飼料製造及輸入製造及輸出,以及基改飼料或飼料添加物查驗登記。

 

由於「減抗」、「無抗」飼養是國際畜牧業趨勢,也有助於環境、食品安全,保健飼料添加物勢必會蓬勃發展,驗證標章會有助於養殖業者選擇可信賴的產品,並且提供餐桌上的消費者優質的畜牧產品。有了消費者的意願和支持,也會是引領業界進步的關鍵動力之一

 

(參考資料/Grand View Research、農委會、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、ILSI Taiwan


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

【影音】萊克多巴胺,最廣為人知的飼料添加劑-下

停止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

一樣是為了保護出口的利潤,美國大部份的豬肉生產廠商選擇的作法是,出口用的豬肉會停用萊劑(RAC)。回顧2013年,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(Smithfield Foods)開始逐步淘汰RAC,而在過去兩年,已有其它廠商跟進,包括2019年十月的美國JBS公司,與2020年初的泰森食品(Tyson Foods)、荷美爾食品(Hormel Foods)。

台灣過去是禁止萊劑豬肉進口的,但在2020年八月,美國成功在與台貿易上獲得進展;而同年九月,台灣的在野黨便發起公投以反對執政黨的開放並要求禁止;十一月時,爭議擴大。反對黨的國會議員,在討論會議的殿堂上傾倒豬內臟,此舉還上了國際媒體版面。

在美國的許多年度農業展之前,該國國內早已使用RAC多年,目的是提高豬隻的精肉量。然而在2020年的俄亥俄州(美國的大州之一)展會上,有則聲明說:「由於RAC在許多國家受到禁止,所以2020年的俄亥俄州展,必須是無萊劑飼養的豬隻。」後來也有其它州展跟進。

圖片來源:Craig Lassig, EPA | ANP




殘留標準

雖然RAC似乎不太可能再用在外銷市場,有些人或許會質疑,已經從RAC中獲益的生產業者,是否會自主停止在豬隻使用萊劑,或是符合最高殘留標準(肉中0.25 ppb以下),以出口至禁萊劑豬肉之市場的規範。

愛荷華州立大學的Locke Karriker與Chris Redemacher兩位獸醫師表示,這確實不會發生。他們在"萊劑儀表板"發表說道:「很不幸地,雖然研究中並非直接測最低劑量,但就算止添加RAC在飼料的42天後,仍可被檢出。...也就是說,只有完全地陰性檢出,才可說RAC的效益結束了。」

其它意見

有沒有其它原料可以達到RAC的精肉增加效果?或許至少有兩個。

巴西北大河聯邦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指出,與RAC對照之下,動物飼糧中添加紅花籽油,可增加瘦肉並減少脂肪。(他們也使用了椰子油,其油脂特性與紅花籽油類似)而2020年四月的論文中,科學家發現,上述這三種用於肥育階段的飼料添加劑,都能明顯增加增重與飼料換肉率,故這兩種油都能取代RAC。

而Thompson表示:「雖然成果很"有趣",但這些添加劑對豬隻產能的指標來說,此試驗遠不具權威度而可做出結論。他們要有每舍12頭豬、共6舍的樣本數據,而不是只有一頭豬隻;他們得有足夠試驗。」

美國的國家豬肉生產委員會(NPPC)、全國豬肉董事會(National Pork Board),或是動物保健公司禮藍(Elanco,培林的製造商)、碩騰(Zoetis),皆未對RAC的替代產品做任何評論。

RAC的其它應用

雖然RAC被認為對人和豬都不健康,但其實是有潛力可改善人類健康的。但進一步的研究是有點困難。2020年十二月,台灣台東醫院院長樊聖根據研究室試驗與流行病學,發表了一篇文章並提出假說,認為食用含萊劑的豬肉,可降低帕金森氏症的發生率。

樊醫師表示:「帕金森氏症被認為是全球盛行最快的神經退化性疾病。」並且韓國在2008年解禁了含萊劑美豬後,該國之帕金森氏症案例,竟在接下來的七年大幅減少。

當被問到是否應直接使用低劑量RAC而非食用萊劑豬肉來做試驗,樊醫師的回應是不可能。其中一個原因是,RAC對心血管有副作用風險,尤其是老年人。

此外,樊醫師說:「雖然已認為RAC對人類與動物都沒有致癌或基因突變影響,」他拿出另一篇新聞續說:「但RAC對已有癌細胞的病人會產生不良影響。」所以他不支持直接用RAC來做帕金森氏症的預防試驗。

應用程度,現在與未來

與RAC有關的使用情形,並不容易被知道。許多國家仍允准使用它,但在豬隻方面的使用狀況,或是否有減少使用,其實都未知。

目前的美國,消費者可以買含萊劑豬肉與不含萊劑的豬肉(有美國農業部的標章)。

美國食安中心的政策主管Jaydee Hanson解釋,無萊劑豬肉可以賣比較貴,但卻不需要這樣做;大型、專業的連鎖生鮮市場 -- 全食超市(Whole Foods)就把它們訂在同價位。

Hanson表示,無論萊劑肉品是否安全或該不該過度擔心,其實每位心臟病患者是本該少吃肉。

生產便宜的瘦肉

往未來看,Hanson預期美國豬肉產業會繼續推廣使用萊劑,以便宜地生產瘦肉,縱使在美國境內,這個添加劑會繼續造成議論。

根據農業部長Tom Vilsack的新上任,Hanson推測部長會被問及是否支持續用RAC。然而因為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並未大量使用RAC,故Hanson也猜想,萊劑用量會減少。

在被問到國家豬肉生產委員會對RAC的現在與未來,公關Rachel Gantz解釋道:「縱然美國許多豬農使用萊劑,它終究是安全並可被接受的選項。NPPC會繼續捍衛美國豬農使用安全產品的權益。NPPC反對政府在無科學基礎下的禁令,任改生產規範,致不必要的食材價格高漲,並限縮消費者的選擇。」

原文記者:Treena Hein
參考資料:Pigprogress





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

再次斷交的那個國家,竟是台灣主要的牛肉進口國之一

 

(圖/freepik)


尼加拉瓜於10日宣布再次和台灣斷交,台灣外交部立即停止雙邊合作、援助,除了經濟、醫療技術支持外,過去我國也多次為尼國提供畜牧業技術,牛肉更為尼國的重要外匯收入之一,僅次於咖啡出口,台灣也從尼國進口不少牛肉,為該國出口牛肉至亞洲的最大國。


畜牧業是尼加拉瓜的重要產業之一

根據2012年尼國中央銀行公布的經濟指標,尼國產業結構的第一級產業,農、牧、漁、林業,佔總GDP22.5%;第二級產業,製造、建築、礦業,佔總GDP32.0%;第三級產業,商業、交通、銀行、能源、服務業,佔總GDP45.5%。


尼加拉瓜雖然以農業立國,生產咖啡、玉米、稻米、甘蔗等,但是因為糧食作物無法自給自足,所以主食如:玉米、稻米,仍需要仰賴進口,而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如:咖啡、蔗糖,則外銷國際,其中美國為尼國外銷咖啡的主要國家。


外銷收入僅次於咖啡的就是牛肉,台灣是其外銷牛肉至亞洲市場的最大出口市場;一般大眾可能不知道,台灣主要進口牛肉的國家依序為,美國、巴拉圭、澳大利亞、紐西蘭、尼加拉瓜。


尼國對台灣長年貿易順差,輸入國內的主要產品為海鮮、牛肉、咖啡。根據農委會農業貿易統計,2021年1月至11月,台灣從尼國進口7萬226公噸的農產品,產值約1.16億美元(約台幣32億元),然台灣出口到尼國的農產品僅1,509公噸,產值約159萬美元(約台幣4,300萬元)。


 


台灣主要進口牛肉的國家依序為,美國、巴拉圭、澳大利亞、紐西蘭、尼加拉瓜(資料來源/農委會)


和尼國合作的項目眾多,畜牧業更是一大重點

台灣農委會並無直接跟尼國合作農業項目,然而台灣的農林漁牧技術相當成熟,在國際上頗受讚譽。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(簡稱國合會)長期以來,皆有召集民間專業人士與學者以組成團隊,向尼國輸出農林漁牧的技術。


我國和尼加拉瓜技術合作的項目有33項,包括教育、水利工程,著力最多的是農業相關技術,除了水產養殖、種植糧食蔬菜的技術,也有畜牧獸醫與動物科技、畜產技術人員,前往該國派駐,教導當地農民與業者雞隻、豬隻的養殖技術、飼養管理、疾病控管等,藉此改善當地人民的飲食狀況、營養條件,與生活水平。


特別以畜牧業來舉例,我國協助尼加拉瓜建立的種豬繁殖場,不僅能振興尼國的養豬產業,也幫助許多畜牧相關科系學子完成論文,進一步還能逐漸提升尼國的畜牧水準。


參考資料:

中美洲經貿辦事處

中華民國與尼加拉瓜共和國自由貿易協定

台灣經貿網

台灣英文新聞

台灣光華雜誌


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

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

【影音】萊克多巴胺,最廣為人知的飼料添加劑-上

當前全球最知名的飼料添加劑,可謂是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, RAC)了,但並非是全球都在使用的關係。相反地,許多國家都禁止,而且短時間內都會如此。我們來看看歷史緣由和近期研究的替代方案。


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養豬工作團隊Dave Thompson博士表示:「直接使用RAC可改善日增重和飼料效率達10~12%,同時改善瘦肉比例;這讓業者在一個月內,僅投資3美金,便可得到9美金的回報。」


此外,Dave Thompson博士也認為,RAC對生長速度和生產效率的優點,能減少人力成本與養豬產業的碳足跡。博士說:「我在養豬產業所見的飼添產品中,沒有一項能有如此多的優勢。」





圖片來源:Craig Lassig, EPA | ANP


行動不能的豬隻

《轉譯動物科學(Translational Animal Science)》幾年前發布的論文寫到,RAC自1999年核准以5~20mg/kg的劑量,用於飼效與屠體改善時,在美國肉品加工廠的非正式研究報告中顯示,RAC也增加了行動不能豬隻(無力或受傷)的數量。這點讓「培琳Paylean(產品名)」的標籤上,多了一項警語,也開啟了接下來一系列的研究。


進一步研究發現,高劑量的RAC會增加豬隻的心跳速率,並且在人為造成的豬隻緊迫下,亦會導致震顫行為。


所以,在2006年時,把核准添加劑量改至5~10mg/kg,並且繼續進行研究。後來有些研究數據跟早期一致,但也有其它不同劑量下,對於死亡率、跛行率、畜舍行為上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。


肉品安全

除了動物福利相關議題,也關係到含RAC肉品的安全議題(全球某些國家使用於肉牛、火雞、豬隻)。2012年,國際標準單位-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(CODEX ALIMENTARIUS)對於人類的飲食,訂出最大安全殘餘量(Maximum residue level, MRL),但歐盟食品安全局(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, EFSA)在2009年指出,沒有足夠數據來訂定上述的基準點,並且至今依舊。這方面來說,美國食藥署(FDA)則有載明RAC的好處。

如Thompson博士與其團隊在近期的文章所釋,在一項安全且有效條件下所進行之數千頭豬隻的研究,以及另一項安全使用下所紀錄20年之數億頭肥育豬的報告,皆顯示RAC在5~10ppm劑量(每噸飼料4.5~9克)時,能作為肥育階段最後21~28天的安全、有效之飼料添加劑,達到45~90磅(20~40公斤)的增重。


並且,若RAC在此規範下添加,屠體的MRL會降至比FDA標準還低的肉中15 ppb與肝中50 ppb。Thompson博士與其團隊表示:「這是因為RAC會快速被代謝為非活性分子,所以只需0天(8~12小時)的停藥期,故業者可以安心地用到萊豬。

在器官如肝、腎、眼球,RAC就會積存較多並且久留;雖然北美當地消費習慣不吃,但有些國家如是會食用的,例如:中國。


160個國家禁止萊克多巴胺

2014年,160個國家禁止萊克多巴胺,包括中國、俄羅斯、歐盟(EU)。Thompson博士與其團隊指出,中國與歐盟的RAC零容忍政策,是受到數年前的克倫特羅(Clenbuterol)濫用之食安議題所影響,因為後者與RAC的生化分類同屬beta致效劑。此外,也是保護該國、當地的養豬產業競爭。

無視其添加劑量或殘留量而全面禁止RAC飼養的豬隻肉品進口,包含中國在內的這些國家就是禁止了加拿大、美國等豬肉出口國。但根據美國國家豬肉生產委員會(National Pork Procedures Council, NPPC)的結論,含加拿大在內近有30個國家核准RAC使用,而也有75個國家是允許萊劑飼養的豬隻肉品進口。

對加拿大而言,雖然並未禁止RAC,但該國境內也沒在使用了。加拿大豬肉委員會(Canadian Pork Council)的澄清文寫道:「雖然萊劑對人體健康無害,但加拿大身為全球第三大豬肉出口國……國內處理97%加拿大豬肉的聯邦檢核加工廠……要求豬隻必須無萊劑。」

此外,加拿大食品檢核機構(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)的計畫是,所有出口的肉品都必須是檢驗確認不含萊劑。由於「無萊劑加拿大豬驗證計畫書」,該國豬肉產品會進行自我檢驗與隨機抽查。


(下集將繼續看專家怎麼面對萊劑殘留跟未來替代方案)


註: ppm為百萬分之一;ppb為十億分之一

參考資料: https://www.pigprogress.net/Nutrition/Articles/2021/5/Probably-the-best-known-feed-additive-in-the-world-743661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