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/@mongshell_bichon) |
8月12日首播的韓劇《摸心第六感》,是部以鄉村為背景的愛情懸疑喜劇,雖在台灣非熱劇,但第一集中描述到鄉間,大家找獸醫多看「經濟動物」,而非「伴侶動物」,因此藉著此劇,想與大家聊聊台灣大動物獸醫師處境。
韓劇《摸心第六感》中的女主角,外公為畜牧獸醫,在鄉間小有名氣,而她大學就讀獸醫系,但不同的是成為伴侶動物獸醫,並承租外公的診所開業,然而診所門可羅雀,為了繳交房租,主主角的阿姨(診所助手)也會幫她接下牛隻的看診請託。
在鄉間,人們找獸醫多看經濟動物嗎?
本報詢問業界從業的畜牧獸醫李先生,他表示這段劇情挺貼合台灣的狀況,通常台灣經濟動物的獸醫不好找,所以農戶會先以經驗自行用藥,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才會找獸醫師支援。
他認為,大部份獸醫系學生畢業後喜歡朝伴侶動物發展,可能是看診的環境比較沒有那麼髒,且收費普遍來說賺比較多,而經濟動物要去到鄉下,相對下,環境比較不好。
根據2020年防檢局統計,全台有5,486位執業獸醫師,近六成為小動物獸醫,僅8%為經濟動物獸醫師,而其中又以雞隻、豬隻的專職獸醫居多,反芻動物與馬匹等大動物獸醫則少之又少。
桃園獸醫公會副理事長蕭火城曾接受《上下游新聞》採訪表示,大動物獸醫師有「3D」,分別是Dirty (骯髒)、Difficult (困難)、Dangerous (危險)。每天都要到畜牧場接觸大動物的身體、排泄物等,實際檢查、診斷,幾乎都是勞力活。
小動物獸醫多穿著白袍,然大動物獸醫多穿著深藍色工作服,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曾說:「如果說小動物獸醫是白領階級,大動物獸醫相對比較像藍領。」台灣的大動物獸醫辛苦不言而喻。
我們日常的雞蛋、牛奶等蛋白質來源,背後其實有著許多農民與畜牧獸醫的共同辛苦付出,期盼這篇文章可以讓更多人了解畜牧業,也讓我們在畜牧業和生活中,於他人需要上,看見自己的責任,以行動支持、轉化畜牧業,讓我們一同愛台灣這片土地,使台灣畜牧業永續發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