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

南韓新創研發蟲草蛋白飼料,盼成狂牛病防治新解方

你喝過冬蟲夏草雞湯嗎?這味珍貴食材在中華料理中向來象徵「補氣強身」。如今,一家南韓新創公司卻將其轉化為「動物飼料」的新主角,並宣稱有潛力防治畜牧業中最惡名昭彰的疾病之一——狂牛病(BSE)。






來自首爾的食農科技公司 Mush&,成立於2024年,專注以精準發酵技術培養菇類菌絲體(mycelium)。其產品應用範圍涵蓋益生菌、替代肉品、乳製品及動物飼料。該公司開發出25種高價值亞洲菇類菌種,包括香菇、靈芝、冬蟲夏草,其中已有8種取得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(KFDA)認證。


執行長鄭智賢(Jung Jihyun)表示,公司正積極尋找飼料業者合作,放大其蟲草菌絲體生產規模,進軍畜牧用飼料市場。這款菌絲體在韓國食品研究院(KFRI)初步實驗中,已展現對提升動物免疫力與預防牛海綿狀腦病(BSE)的潛力。


「我們希望找到願意採用這項技術的飼料公司,進一步進行動物實驗,推動產業應用。」鄭智賢表示。


狂牛病至今仍無藥可解,且歷來曾重創歐洲與北美牛肉產業,帶來數十億美元經濟損失。若此創新真能預防BSE,將可能改寫全球動物疫病防控戰略。


目前,Mush&已與一家南韓寵物食品公司合作,開發含菌絲體蛋白的增強免疫寵物食品。2024年創立首年即創下20萬美元營收,鄭智賢透露,目標是「很快突破200萬美元」,並進一步擴張至新加坡市場。


Mush& 也是2025年「未來食品亞洲大獎」(Future Food Asia)入圍決賽十強之一。鄭智賢表示,看好新加坡作為亞太地區可持續食品科技重鎮,盼以此為跳板,開展全球佈局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蟲草作為傳統中藥材,在亞洲料理中廣泛應用。如今其功能被科學驗證、導入飼料應用,不僅為替代蛋白市場再添生力軍,也可能為亞洲畜牧產業打開全新視角。


參考資料/AgTec Navigator

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

臺灣絕育經驗輸出國際!興大「浪愛無國界」計畫在帛琉開花

[本報訊]臺灣流浪動物絕育經驗輸出國際,拓展獸醫外交!國立中興大學USR計畫「浪愛無國界: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」(以下簡稱浪愛無國界計畫) 繼2022年首創國內先例,前往關島推動跨國流動物絕育,今年5月26日至31日更受邀前往邦交國帛琉,協助當地收容所進行義診與絕育手術。同時也持續與越南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國合作,向國際推廣該團隊在臺執行超過8年的弱勢動物醫療絕育模式。

(圖/中興大學)



(圖/中興大學)




(圖/中興大學)

興大浪愛無國界計畫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,自2017年以來致力於培育新一代獸醫師,已培育超過40位獸醫與300多位大學生強化收容所動物醫療照護與絕育量能,並嘗試解決流浪犬貓不斷繁衍的問題。


於2019年在校內成立「浪浪樂活醫療室」,協助臺中市公私立收容所的臨床醫療與培育獸醫師的訓練工作,並持續在臺灣中南部舉辦偏鄉絕育。2022年啟動跨國合作計畫,將在臺經驗分享與輸出給相似流浪動物問題之國家。



帛琉為臺灣少數邦交國之一,雙邊長年維持穩定友好關係。5月底興大派出4人獸醫團隊前往帛琉科羅州收容所 (Koror State Animal Clinic/Shelter, K.S.G) 駐點,針對當地犬貓進行義診與絕育手術,並協助地方建立標準化流程、提升臨床效率與醫療品質。


此次與帛琉的合作,源於2022年該團隊出訪關島,合作成果獲得當地高度肯定,因此關島大學特別媒合推薦計畫團隊與外交部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館,希望能藉由臺灣經驗的分享,提升帛琉收容所獸醫的專業與當地飼主責任的推廣,進一步改善當地流浪動物問題。


此次出訪亦有廠商共同響應,愛德士(IDEXX)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免費試劑,可篩檢當地犬貓蚊蟲及壁蝨傳播的七種疾病;默沙東(MSD)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則免費提供十一合一疫苗與一錠除,減少當地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傳播,由獸醫師免費為當地飼主的犬貓進行檢測與相關接種服務。


帛琉共約340 個島嶼、16 個州(State),卻只有一位獸醫師幾乎無償執行絕育。計畫共同主持人、中興大學獸醫系林荀龍副教授表示:「我們希望的不只是手術本身,更是幫助當地獸醫師建立一套可以長期運作的方式,把正確觀念帶進去,才能真正改變一個地方的動物福祉。」


計畫團隊也於此次義診中,觀察到當地動物常見疫苗接種不足、犬隻無絕育等問題。此次負責帶隊的主治獸醫師吳怡珣表示:「帛琉人口數少、資訊普及速度慢,同時也非常缺乏獸醫專業與相關醫療資源,跟臺灣早期偏鄉很類似。」她也提及,這次前往帛琉進行義診與模組輸出,對當地而言是個很新鮮的消息!有助於讓更多島嶼得知絕育的重要性,進而提升其他島嶼飼主日後主動前往收容所進行絕育的意願。


(圖/中興大學)

(圖/中興大學)

(圖/中興大學)




除帛琉外,該團隊今年5月17日至21日也前往越南國家農業大學、順化農林大學進行交流,並將於7月邀請越南獸醫學生來台實習,透過臨床實習、跨國工作坊與線上課程,輸出計畫成功模組,共同培力跨國獸醫學生;8月則將與馬來西亞雪蘭莪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(SPCA Selangor)合作,至該國霹靂州參與地方年度大絕育活動,分享並優化計畫累積之弱勢動物醫療模組與絕育經驗。


「浪愛無國界」計畫自除了臨床醫療外,也在教育面極力推廣飼主責任、動物福祉的觀念,於興大開設動物福祉學分學程與4堂跨校跨域課程,並逐步導入美國收容動物醫學知識。


該計畫持續於國內外推動動物福祉提升與培育獸醫的訓練,透過更多跨國交流與經驗整合,嘗試打造出最適合各地需求的流浪動物解方。期許能持續將臺灣在弱勢動物醫療與教育模組上的成功經驗,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國家,也自他國的經驗中學習截長補短,共同為動物福祉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