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

2021年抗藥性警覺週會後報導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1月19日,響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(OIE)提倡之2021年抗藥性警覺週(World Antimicrobial Awareness Week 2021),舉辦線上遠距座談會,除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畜牧業界相關人士的參與之外,並邀請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陳正文所長,與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葉光勝教授,進行兩場線上演講。

抗生素是用來治療人類與動物的感染性疾病。近年來,微生物抗藥性議題,並非單純是侷限在畜牧產業討論,對人類醫學領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此在2014年,全球衛生安全綱領(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, GHSA)便開始關注微生物抗藥性的管理策略,次年也通過了全球抗藥性行動方案(Global Action Plan, GAP),並由聯合國於2016年舉辦第一次的細菌抗藥性高階會議(UN High-Level Meeting on Antimicrobial Resistence)。

這些全球性的政策中,有五大方向
1.強化對微生物抗藥性的警覺性;
2.透過監測與研究,強化對微生物抗藥性的認知;
3.減少感染的風險;
4.優化抗菌劑的使用;
5.增加對新藥、診斷工具、疫苗和其它措施的投資。

而在國內,農委會防檢局與衛福部疾管署也完成了《國家因應細菌抗藥性行動方案》,從2021年至2025年,執行六大目標
1.社會大眾教育訓練
2.抗藥性監測與管理
3.感染預防與控制
4.正確使用抗生素
5.研究與開發
6.國際合作


回到國內畜牧產業方面來看,以過去常見的飼養方法而言,動物用抗生素是以常態添加的觀念,被濫用於某些動物養成階段的飼料,抑或是,養殖業農民很容易即可自行購買抗生素針劑來施打;加上藥廠的業績政策使然,業務人員為達銷售業績目標,可說是直接促進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。

為了解決上述原因衍生來的抗藥性問題,加上國際間的畜牧觀念大有改進,除了疫苗的研發之外,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也有突破性進展,許多替代例行性抗生素功能的飼料添加劑產品,在國內的畜牧產品貨架上已是玲瑯滿目。

畜牧界的「精準用藥」也是必須共同執行的工作,由各地區的動物疾病檢驗單位作為後盾,讓畜牧獸醫師能在前線執行診療業務時,搭配飼養管理調整,能夠真正對症下藥,不必再像過去得盲測般地輪用各種抗生素來治療。

至此,國內為了有效掌控動物用抗生素的流向,從今(2021)年下半年度起,動物用藥藥廠與獸醫師、畜牧場之間的抗生素類產品銷售,皆必須造冊登記數量,並定期向主管機關防檢局回報銷售量、使用量,而獸醫師還必須保留處方箋等,以備核查。

由此可知,種種行政措施,意旨在於符合前述之我國與國際政策,並藉此期許我們的畜牧獸醫環境能邁入國際之林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